Connect with us

觀點

陳英凝、洪磯正、黃智誠:製造新的災害風險——氣候變化時代人工島發展的無形成本

發佈於

【明報文章】香港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2023年4月9日在《明報》撰文,呼籲準確運用有關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的科學,審視交椅洲人工島發展計劃的災害風險。我們作為以香港為基地的國際災害與健康研究中心,希望進一步從減少災害風險角度來討論人工島的科學問題。正如林氏文章指出,氣候變化導致的災害風險上升,是人工島開發的主要無形成本;而寶貴資源應更好地用於提高我們城市的抗災能力(disaster resilience)。

規劃人工島 需有風險意識

自聯合國成員通過《2005至2015年兵庫行動框架》以來,全球重點早已從災後應變和救援,轉移到預防新風險、減少現有風險和具成本效益的加強抗災力投資,以預防將來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損失,從而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條件。後續的《2015至2030年仙台減少災害風險框架》一再強調要避免製造新風險,並指出氣候變化和快速城市化是關鍵的災害風險驅動因素,特別是海平面上升風險及更頻繁和猛烈的颱風。《仙台框架》強調在發展和基礎設施規劃中,要有風險意識(risk-informed)。

開發人工島正是一種超大規模的開發和基礎設施規劃,具有風險意識尤為重要。在這個框架中,災害風險由(1)隱患(hazard)及其概率、(2)生命和財產暴露於該隱患的程度(exposure),及(3)社會各系統面對該隱患的抗災力/脆弱性等要素構成。這是對林超英文章中海平面上升的「低概率、高衝擊」情節更詳細的表述。

財政資源應該用於建設抗災能力

在氣候變化時代建設人工島正是一個罕見例子,把每一項構成風險的要素疊加去製造新的災害風險,包括氣候變化加劇海平面上升和颱風隱患,大量人類生命和財產在人口稠密的人工島(交椅洲項目中包括70萬居民和20萬個工作崗位)上暴露於這種增強的隱患下,以及由於建設巨型人工島耗用財政資源而導致的應對能力下降。用於開發人工島的財政資源,應更好地用於減少現有災害風險和建設抗災能力。

在我們為聯合國《2022年全球減少災害風險評估報告》撰寫的論文中,指出減少災害風險、減緩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和城市發展之間的相互聯繫,這是人類未來幾十年要面對的4個主要全球問題,並涵蓋在4個關鍵的國際具抗災力和可持續發展(risk-resili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議程中——仙台框架、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巴黎氣候協議和新城市議程。我們深信,對人工島發展的討論和考慮,必須從這些緊迫的全球問題和議程的角度出發,而香港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都對這些問題及議程作出了莊嚴承諾。

工程增大量溫室氣體 令人擔憂

同時,發展人工島需大量能源和材料,特別是要開採和運輸大量海沙,導致大量溫室氣體排放。鑑於我們迫切需要減少全球碳排放以應對氣候變化威脅,這一點尤其令人擔憂。香港特區政府已通過其《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就碳減排和巴黎氣候協議做出承諾;中央政府亦宣布了類似的氣候責任國際承諾。此外,中央政府還對減少災害風險做出了強而有力的承擔,包括參與《仙台框架》的討論和通過,並對相關國際倡議提供政治和財政支持,如聯合國減災署和國際科學理事會下轄的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其國際項目辦公室總部就設於北京。

我們的研究中心於12年前的4月,由中大和英國牛津大學聯合成立,目標是推廣災害準備和抗災力建設,以及世衛組織新採用的災害健康風險管理(Health EDRM)框架,該框架強調減少災害風險是健康風險初級預防的關鍵手段。5年前,日本大阪機場人工島受超強颱風「飛燕」侵襲導致水淹;香港也在「山竹」吹襲期間有300多名居民被疏散,數以萬計家庭斷水斷電,因樹木倒塌而導致600多條道路關閉,鐵路服務中斷。

當時我們對人工島開發的擔憂有兩點。(1)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早在2008年針對全球136個人口逾100萬的港口城市,所發表與氣候變化有關的颶風和風暴潮威脅研究報告指出,香港的風災威脅排名第12,而日本大阪和神戶地區則排第6。該報告估計,到2070年,香港財產受風暴潮威脅的排名將由2005年時的第20位上升至第9位;大阪和神戶地區則由第4位降至第13位。這個評估當然還未考慮「東大嶼都會」人工島面對的威脅。

(2)遠在西南太平洋的島國圖瓦盧,是全球遭受海平面上升威脅最嚴重的國家,其國土面積約2600公頃,人口只有約1.1萬。2001年,圖瓦盧政府宣布面對海平面不斷上升,該國居民準備撤出該群島。2017年新西蘭亦曾考慮推出實驗性質的氣候難民簽證,幫助包括圖瓦盧在內的一眾太平洋島國因海平面上升而流離失所的人。一旦香港面臨海平面上升而要從海中人工島撤離數十萬居民,其困難可想而知。

冀香港成為減少災害風險的福地

儘管經過過去十幾年不斷努力,我們的城市對減少災害風險的認識仍然不足,未來仍有很多知識轉移的工作要做。在COVID-19災害後再次出發的這個時刻,我們希望香港繼續成為一個減少而不是新增災害風險的福地,一個能留住人和吸引人才的福地。我們相信建基於科學和理性的故事,才是一個可以說得好的香港故事。同時,國家轉向高質量發展,必然是一個具抗災力和可持續的發展。站在全球氣候變化、減少災害風險和人道行動的最前沿,肯定有助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陳英凝是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及教授、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聯席所長、共享基金會總幹事,洪磯正是中大醫學院意外及急救醫學教研部副教授、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聯席所長,黃智誠是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副所長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陳英凝、洪磯正、黃智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