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增準度減術時 中大研發手術機械人目標明年中內地應用

發佈於

【明報專訊】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周一到訪科學園由政府InnoHK資助的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體驗一款由中心團隊研發3年的Sentire思騰手術機械人。團隊兩名中大學者接受本報專訪,稱夏寶龍到訪時氣氛輕鬆,夏寄語團隊做好手術機械人為「病人帶來福音」。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歐國威透露,手術機械人將在內地3間醫院進行泌尿科手術臨牀測試,目標3至4個月後完成,明年中獲內地醫療器材認證後,將可在內地廣泛應用。

夏寶龍到訪體驗

寄語為「病人帶福音」

中大醫學院副院長(外務)趙偉仁及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歐國威的團隊自2019年9月起研發Sentire思騰手術機械人,應用於泌尿、結腸、上消化道等外科手術,去年8月起在威爾斯親王醫院臨牀研究,已完成31宗泌尿科手術,效果理想。內地臨牀測試將在北京、上海及浙江進行,團隊正洽商在歐洲臨牀測試。

手術機械人由3部分組成,包括醫生操控枱、患旁機械人及視像車。透過操控枱可實時觀察病人開刀位置立體影像,醫生可用兩個操控桿發出指令。患旁機械人由4組機械臂組成,依醫生指令為病人施手術。視像車顯示屏實時監察手術。

趙偉仁稱,與人手做的微創手術相比,手術機械人可大大提升精準度,減少手術時間。以泌尿科微創手術為例,前列腺在盤腔最深入位置,傳統微創手術工具筆直、靈活度低,機械臂則可多角度移動,醫生切除病灶的同時可縫合輸尿管。歐國威稱,人手做腹腔鏡手術需約4至8小時,機械人則可減至約兩小時。

手術機械人需做到低延遲及精準,趙形容,身為醫生操作時的感受是「無延遲」。

歐稱研發過程克服多項困難,包括協調多組機械臂。一般工業機械人僅一支機械臂,零部件約1000個,但手術機械人多支機械臂須互相交流同時運作,團隊專門設計運作系統,安裝多個感應器配合,零部件多達1.3萬個。

自主研發降近半成本

歐表示受限成本高昂,手術機械人未能普及,為減成本所有零部件包括摩打、電路板、鏡頭均自行研發。歐稱向供應商購買內窺鏡成本可達100萬至200萬元,研發則可控制在10萬元以內,而成品比市面同類機械人低三至五成。手術安全亦是重要考量,歐舉例,設計上每個鉸位均裝上雙重感應器,確保若有故障仍可順暢運作。

團隊長遠冀運用手術機械人建立人工智能模型,減少培訓醫生時間。歐國威稱,系統收集醫生臨牀操作及更換工具等數據,用於訓練人工智能模型,冀日後醫生可直接與系統溝通,由電腦展示特定手術的多種切割方法;另亦可用於培訓醫生,縮短培訓從而增加醫生數量,應對人口老化。

明報記者 鄭律銘

相關字詞﹕創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