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林振昇:應對勞動力短缺 需訂全盤策略

發佈於

【明報文章】應否擴大輸入外勞,成為香港經歷疫症及人口流失後,一道引起勞資雙方爭議的難題。現時包括外籍家傭在內,外地勞工約佔本港勞動人口一成。在審批外勞上,香港亦依循既有機制,一直維持「本地勞工優先」的審慎取態。不過這些既有機制和原則,卻因為香港社會環境的大幅轉變而受到衝擊。

近日社會的討論聚焦於哪些行業出現勞動力短缺,應輸入幾多外勞以解決當前問題。商界紛紛放風指不同行業各缺數百至數萬人,如不及時以外來勞動力補足,將拖累整體經濟。其實有關外勞的討論,不能簡單地二分為「贊成」或「反對」輸入。

人力資源不止是數字

引入外勞會改變勞動力市場的供求情况,亦會對經濟產業發展帶來變化,這種連動,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我們並非盲目反對輸入外勞,重點在於如何調節!在保障本地工人就業質素的前提下,如何改善勞動力配置促進經濟發展、以什麼機制輸入外勞、哪些工種必須以外來勞動力補充、如何評估大量輸入外勞的潛在影響、如何防止輸入勞工由補充性變成取代性、防止本地人才技術斷層,社會需要就此等問題更理性和負責任地討論。

本系列一連4篇,將從社會整體利益角度,分析擴大輸入外勞所衍生的各類討論。本篇會先以近日熱議的勞工顧問委員會(勞顧會)機制為切入點,分析是否有必要循特別途徑輸入外勞,以及如何就此作整體的社會經濟影響評估。

勞顧會的調節機制

勞顧會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三方協作平台,包括政府、僱主和僱員代表。自1927年起運作至今,勞顧會就有關香港勞工事宜向勞工處長給予建議,包括監察「補充勞工計劃」的個案審批。或許有人會批評勞顧會審批申請欠效率,但事實上,委員一直以短時間完成每個個案的審批工作;至於申請個案最終是否獲批及所需時間,是由勞工處決定,處方更不會就審批結果向委員解釋。

勞顧會作為現有機制的好處,在於它具備清晰程序,包括輸入勞工的時限和名額,讓社會易於監察,也能因應市場狀况調節。以輸入廚師為例,2016年獲批人數佔申請者的34%,而到2020年已有逾70%獲批。補充勞工計劃背後有兩個清晰原則:(1)輸入勞工的目的只是紓緩當前人手短缺,長遠而言僱主應透過積極培訓本地人以填補有關空缺,故勞顧會審批個案時,會考慮僱主在這方面的努力;(2)如空缺屬於計劃附表所列的職位類別,申請通常不獲考慮。該附表之所以會包括侍應、收銀員等職位,原因非常明顯——這些職位的入行門檻不高,專業性也不強,本地人只需稍加訓練就可以應付工作,沒必要引入外勞。

近日有消息指政府正研究參考院舍特別計劃做法,准許建造業等由專責小組審批輸入勞工的申請,繞過勞顧會審批。專責小組是否能夠與勞顧會一樣,有公開的審批原則和機制,以及三方參與?

就運輸和建造業人手短缺,勞福局長指要留待相關政策局,即發展局和運輸及物流局決定是否需要以特別計劃輸入人手。部分相關研究和評估工作,的確可交由政策局處理。但輸入外勞不能只看個別行業需求,也不能由政策局各自決定,因現時不同行業的人手短缺並不平均;輸入外勞對社會的整體影響,也難由個別政策局評定。早前就有組織揭發懷疑有院舍剋扣非本地護理員工資。大量輸入外勞而沒有充分評估其潛在影響,會令以上問題叢生。

說到輸入外勞的正反分析,很多人會認為新加坡的成功,部分是源自外勞所提供的勞動力。不過,新加坡對外勞的依賴不無代價——疫情期間當地外勞大減23.5萬人,導致勞動力嚴重短缺;疫後,新加坡政府宣布新措施(包括技術轉型)以減低對外勞的依賴。可見就算要輸入勞工,也得有退場部署。

從人口結構做起

雖然當局會於今年中開展新一輪人力資源推算,但香港今天面對的不止是勞動力短缺。香港受困於人口流失、老化及出生率低的問題,如沒有全盤策略,勞動力短缺和錯配只會長期存在。擺在我們眼前的問題涉及人口結構,早已超出勞工範疇,我們的視野自然不能局限於短期內要輸入幾多外勞。

長期而言,我們如何確保未來有足夠、有質素的勞動人口;如何透過科技,讓各行各業升級轉型?本屆政府上任以來,雖然推出了數項特別輸入勞工計劃和人才計劃,以增加香港人力資源,惟從未就各計劃做嚴謹而全面的社會經濟評估。面對早已轉變的人口結構,我們應及早部署,讓市民看到香港社會發展的目標與前景。

(香港勞動力配置系列 四之一)

作者是勞聯主席、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林振昇]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