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區稱戴「立會過半」進步 批「攬炒」狂想 指戴屢提否決財案致初選變質風險增 終退出

發佈於

【明報專訊】2019年反修例運動爆發,民主派寄望於2020年立法會選舉贏取35席或以上,達至立法會過半,爭取「五大訴求」。時任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和前議員區諾軒等牽頭組織「35+」初選,合共47人被起訴《港區國安法》下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是國安法生效後最大規模的一次檢控。事隔3年,不認罪的16人在指定法官席前受審。區諾軒以「從犯證人」身分作供24日,講述初選如何由協調選舉的「初心」演化至各黨派分歧,以至中聯辦開腔譴責後,組織者紛紛退出的過程。本報一連兩天總結區諾軒的供辭。

明報記者 余卓祈

根據區諾軒的供辭,他最初答應籌備民主派初選,源於戴耀廷的「立會過半」想法是很大進步,他亦視戴耀廷為法律界權威。不過,戴耀廷在缺乏與各人商討之下,不斷撰文提倡「攬炒」和否決預算案,區諾軒稱令初選有「質性上的變化」,導致法律風險提高,他最終決定退出初選。昔日是民主派同路人,區諾軒如今批評戴耀廷的文章「挑動國家情緒」,攬炒論述是「final fantasy」(終極狂想)。

【系列之一】

戴認罪沒受審 敘述留白

控方證人區諾軒作供24日,親述初選計劃始於2020年1月的政界飯局,直至官方譴責違法,約半年內結束(見表1)。區不時提及戴耀廷如何統籌初選,而戴早前認罪候判,沒在本案受審和旁聽。除控方展示多篇由戴撰寫的文章,外界無從得知戴對初選始末的版本,敘事上猶如遺留一片空白。

區諾軒憶述,自己與戴耀廷首次在飯局上討論初選,戴提倡民主派立會過半可回應反修例運動及爭取「五大訴求」。有見建制派擁有成熟的協調機制,民主派或「黃色陣營」卻容易浪費選票,區認為戴的想法是很大進步,故答應以策劃者身分參與初選。

各派對「否決權」無共識

戴採「積極運用」字眼

根據區諾軒說法,戴耀廷在初選發表論述,無疑在公開發言上擔當主要位置,區諾軒和趙家賢則是組織者。在各區初選協調會議上,戴提倡立會過半後,可運用《基本法》權力否決預算案。由於各黨派無法取得共識,戴使用「積極運用」否決權為部分選區的條款,區形容是「迎合」參加者分歧。

區異議否決權 關係轉捩

按照控方指控,控罪關鍵並非被告報名參加初選,而是認同「無差別」否決預算案的串謀協議,從而癱瘓政府運作。區諾軒多次力陳,自己的「初心」是爭取民主派勝算,戴耀廷則重視立會過半的否決權,兩人想法有差異(見表2),但區沒有鮮明反對戴。兩人關係的轉捩點發生於2020年5月的協調會議後,區就否決權提出異議,戴則認為運用否決權合法。

官方批評「響警號」急解散

《港區國安法》於2020年6月30日晚上11點生效,港府官員和中聯辦於7月初選投票前後開腔指初選非法。區諾軒自言是戴耀廷的「後輩」,相當信任戴的法律觀點,但政治判斷上已「響起問號」,故決定退出和盡力解散初選。區沒有仔細講述當中過程,僅稱他前往港大辦公室向戴表明意願,戴數日後發帖宣布休息。

屢負評戴做法

質疑漠視參加者意見

回顧初選風波,區諾軒一方面表示不想傷害戴耀廷,不主張以參加者被戴「騎劫」定性初選;但另一方面,區多次負面評價戴的做法,例如戴在一份初選協議文件採用「會運用」否決權,疑漠視該區參加者的意見,區稱感覺難受,顯示初選不民主之處。

除此之外,區諾軒多番強調不認同戴耀廷的「攬炒十步」論述,尤其最後一步要「攬着中共跳出懸崖」,區認為在香港爭取民主不應說到「出晒界」,並稱戴發表文章前從沒與組織者商量。

(初選案‧整理)

相關字詞﹕區諾軒 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 民主派初選案 港區國安法 戴耀廷 攬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