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陳帆川:傳媒永不認錯就能保住公信力?

發佈於

【明報文章】很多傳媒都會發布「更正啟事」,以更正錯誤報道並向讀者致歉。這個做法的原意是提升公信力,但一項研究卻發現,此舉原來只會降低讀者對媒體的信任。莫非拒絕認錯才是維持公信力的最佳方法?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沃爾特克朗凱特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Walter Cronkite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及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上月發表一項研究,觀察了2862人對於傳媒更正啟事的反應。受訪者獲安排先在Twitter上收看一則加拿大廣播公司的報道,內容是一名加拿大人當上「伊斯蘭國」劊子手。

受訪者然後再獲隨機分發一則出自該媒體的更正啟事,或者一則由第三方機構發布的質疑該報道真偽的更正信息。部分受訪者只會收到其中一則更正信息,部分人會收到兩則更正信息,部分人則完全不會收到任何更正信息。

結果發現,收到傳媒更正啟事的人,比起無收到任何更正啟事的人,對傳媒的信任度更低。接連收到傳媒官方更正及第三方更正的人,對傳媒的信任度最差。只收到第三方更正的人,對傳媒的信任度稍好,但還是比起什麼更正都看不到的人更不信任傳媒。

有趣的是,收到傳媒更正的人雖然更不信任傳媒,但對真相的認知卻更準確,即是更多人知道報道裏的加拿大人不一定是劊子手。只看到第三方更正的人,對真相的認知準確度遠不及看到傳媒官方更正的人,但仍然好過什麼更正都看不到。

簡單來說,讀者看了一家傳媒的更正啟事後,儘管能夠認知真相,但是也更不信任那家傳媒。相反,如果讀者看不到任何更正啟事,雖然會一直被錯誤報道誤導,惟不會對報道假新聞的機構減低信任。部分讀者倘若僅從第三方途徑得知該新聞是假的,對傳媒的信任不會降得太低,但同時對於真相的認知也沒有提升太多。

有份負責該項研究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Dan Gillmor直言對研究結果大感意外,因為他及業界一直認為,傳媒勇於認錯才能維持公信力,豈料結果恰恰相反。惟他強調,研究顯示新聞機構的更正啟事對於讓讀者認識真相的效力最大,因此還是有道德責任發布更正,並且認為長遠來說此舉仍可提升公信力。

這項研究或者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內容農場」的影響力那麼驚人,而為何那麼多人拒絕相信主流媒體,因為前者永遠不會認錯。如果永遠不認錯,並且封殺第三方的質疑信息,就能維持公信力,那麼應該反省的,到底是不認錯的一方,還是輕信的一方?

作者是新聞工作者、文化評論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陳帆川]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