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李立峯:轉變中的香港網絡另類媒體世界和讀者群

發佈於

【明報文章】約10年前,香港的網絡新聞媒體發展開始受研究者關注。香港的網絡新聞媒體可以很粗略地被分為三大類:第一是傳統新聞媒體機構的網站和社交媒體界面;第二是資本充裕、具規模的新興網媒,「香港01」是最重要的個案;第三則是往往只由十幾人甚至少數幾人組成的小型網媒。

從傳播政治經濟學的角度看,小型網媒背後沒有巨大資本支持,一方面使它們較難產生影響,甚至連維持營運都不容易;另一方面卻令它們能獨立於社會權力架構之外。所以,當香港的新聞自由多年來逐步受壓時,部分小型網媒往往更能堅持專業原則和批判精神。傳播學者常把這種媒體稱為「另類媒體」(alternative media),帶有主流新聞媒體以外的另類選擇的意味。

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及2020年《港區國安法》實施後,香港媒體有兩個眾所周知的發展。首先,強調自由主義新聞理念的媒體受壓,多間機構出現重大人事變動,《蘋果日報》在2021年中結業;網媒當中,「立場新聞」及「眾新聞」亦分別在2021年底和2022年頭先後結業。但在這背景下,過去兩年,一些網媒仍堅持運作,同時亦有好一些新聞工作者作出新嘗試,再加上一些移居海外的香港新聞工作者成立了海外港人媒體,這也使香港的網絡另類媒體世界未至死寂。

不過,在轉變中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中,有多少人會關注各網絡媒體?這些新舊網媒的讀者有什麼特徵?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剛在3月完成一個調查研究,訪問了1015名香港市民,部分研究結果就跟轉變中的網絡另類媒體相關。

首先,圖1顯示受訪者有沒有接觸各新舊網媒的內容。對於有近20年歷史的「獨立媒體」,有約三成被訪者指自己未聽過其名字;會偶然或經常看到其內容的被訪者,則合共約33%。對於歷史短一些和面向大中華區讀者的「端傳媒」,則有六成被訪者指自己沒有聽聞過其名字;會偶然或經常看到其內容的被訪者有約16%。

小型網媒接觸面有限 屬正常現象

至於新成立的網媒,因為為數不少,調查沒有逐一詢問;而且這些網媒成立歷史很短,逐一詢問的話,可能絕大部分被訪者都會表示未聽過。所以問卷題目先概括地指出「近年有些新的小型網媒出現」,並舉了幾個例子(如「法庭線」),然後問被訪者有沒有聽過或看過這些新型網媒。結果,五成半指自己未聽過;偶然會看或經常看的則佔22%。

同樣地,問卷概括地指出有「新聞工作者在海外建立網媒去報道香港的事情」,然後詢問被訪者有沒有接觸這些媒體。結果也有約五成半人指自己未聽過那些媒體;偶然或經常看的則有約18%。

小型網媒接觸面不闊是正常的。回到2013年,筆者也做過類近調查,當時只有2.9%被訪者指自己「間中或經常瀏覽」獨立媒體,2.8%「瀏覽過一兩次」,11.5%「聽過但沒有瀏覽過」,其餘的都沒有聽過。當年剛面世不久但較有聲勢的「主場新聞」,也只有6.5%被訪者「間中或經常瀏覽」,3.2%「瀏覽過一兩次」,及14.8%「聽過但沒有瀏覽過」。相比起來,圖1的數字並不算低。

擬移民者更多接觸另類媒體

網絡另類媒體的讀者有什麼特徵?首先,網絡在傳統上被視為年輕人的世界,但不知不覺間,網絡其實早已不算什麼「新媒體」,不同年齡層的人都會上網。接觸各新舊網媒的被訪者的年齡分佈如何?

圖2顯示相關結果,較年輕的被訪者的確更常接觸獨立媒體、端傳媒及各本地新網媒的內容。不過有趣的是,年長被訪者較年輕被訪者更常接觸海外港人媒體。一個可能的解釋是,不少被訪者把已經移居海外的一些意見領袖的個人頻道,都視為海外港人媒體。而筆者在過去一段時間中得到的認知是,個別意見領袖的個人頻道在年長市民中是頗受歡迎。

年齡之外,調查亦詢問被訪者有沒有計劃移民。當市民開始思考甚至計劃移民時,他們的媒體使用會否不一樣?圖3顯示,無論是對哪一個或哪一類網媒而言,接觸最多的,都是「想過」或「有計劃」移民,但又未真正着手進行的人。這是可以理解的。不少網絡媒體的特色,是它們較傾向堅持新聞專業理念以至自由民主這些價值。同樣抱持這些價值的市民,一方面較可能成為讀者,另一方面亦較可能對香港的社會狀况感到不滿,因而產生移民念頭。至於已着手搞移民的人,在去意已決下,則可能開始減少對本地時事的關心,所以網絡媒體的接觸度會低一些。

堅持信念的意義

回到文章開首指出,在過去幾年政治和社會環境急速變化下,無論是持續運作的舊網媒抑或新成立的網媒,似乎都代表着一種對理念和價值的堅持。在香港社會不同角落,可能都有不同的人嘗試堅守不同崗位,或者作出一些新嘗試。這次調查問到被訪者認為香港在未來全面民主化的機會有多大,超過六成被訪者認為可能性很低。調查再問這些被訪者,會否同意「雖然重大社會轉變可能難以發生,但堅持信念仍然是可能和有價值的」。筆者感興趣的是,各網絡另類媒體的使用者,會否都是傾向認同堅持信念的人?

圖4顯示情况的確如此。把被訪者分為同意該句子的人,以及不同意該說法或表示一般的人,前者的確更有可能是各網絡媒體的使用者。

總括而言,香港的網絡另類媒體未必有幾年前的蓬勃和社會影響,但新舊網媒的存在,仍然在一定程度上補足了主流媒體的不足。這些媒體在運作時,很可能均需要用各種方法適應新的社會、政治和法律環境,但同時它們的存在,也代表着一種對新聞專業或某些價值理念的堅持。當它們持續存在,而又能不時報道重要社會議題時,亦說明了堅持信念的可能和意義。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李立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