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中大新研究技術 破解恐龍會飛之謎 發佈於 3 年 前 2022 年 11 月 15 日 By 明報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及國際古生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雷射熒光成像技術(Laser-Stimulated Fluorescence,簡稱LSF),檢視逾千件存活於侏羅紀晚期及白堊紀早期、中國東北出土的近鳥類(paravians)飛行恐龍化石樣本,觀察到支撐古代飛行恐龍撲翼的軟組織,進一步驗證了科學界對其早期飛行狀態的假設,即利用肩部及胸部肌肉分別為上拍飛行及下拍飛行提供動力。 相關文章:中大鐳射螢光成像技術飛行恐龍 Up Next 續推教材悼大屠殺 教局籲按年級選用 不要錯過 偵探M.A.D. 控制壞心情 繼續閱讀 贊助商 猜你喜歡 校友參選校董被DQ 中大無正面回覆人數 聯招放榜 7狀元讀中大醫科 港大10年未達「75%承諾」 劉澤星:欣喜課程國際化 380人經JUPAS入讀兩大醫科 中大囊括7狀元 (00:01) 中大「維修」急撤場 綠色和平論壇轉網上 研究指九成弱勢兒童有物質與社交匱乏 來自新移民家庭、居劏房、SEN屬風險因素 (16:56) 研究指九成弱勢兒童有物質與社交匱乏 來自新移民家庭、居劏房、SEN屬風險因素 (17:02)